行驶在晋宁高速上, 唯一的感觉就是惬意, 车少, 路况还不错。 到七里海出口大约需要20分钟。 出高速后, 有大广告牌指引方向, 大约十分钟左右就到了七里海门口。
        路两边都有停车位。
        10点以后我们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 如果没有自驾车, 来七里海真的很不方便。 船票120元一张, 轮渡票100元。 团购价格会便宜几十元。 七里海位于天津市东北部, 宁河县西南部。 是国家级湿地, 宁静而美丽。 被誉为京津的“绿肺叶”,

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 七里海是海洋退却的历史过程中天津平原留下的众多泻湖之一, 后来演变成淡水沼泽, 即沼泽湿地。 据清光绪六年《宁河县志》记载, 七里海“无水源, 地势低洼,

道路邋遢”。 夏秋雨满水, 波涛浩瀚, 七里海无边, 大海如海, 故称海。 姓名。
       ” 1950年代和1960年代, 沿海开垦了大片粮田, 七里海面积比现在大。 多年来, 七里海一直保持着沿海湖泊、沼泽的自然景观。
        七里海湿地及其邻近的近地表和地表以上地区仍保留着近岸形成的牡蛎滩。 1992年10月, “天津古海岸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七里海成立。 2007年, 宁河县对七里海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进行自然保护和开发, 形成封闭保护区。 其中, 核心保护区总面积565平方公里, 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 疏浚金塘运河、环海深槽和芦苇地内部水系网络。 漫步七里海, 满眼芦苇。 到别七里海, 印象最深的还是芦苇荡。 《诗经》《建家》流传千古。 名句“建甲绿, 白露霜。所谓义人在水边”。 其实, 建家就是一根芦苇。 芦苇多生于低洼湿地或浅水区, 常形成芦苇塘。 最有名的应该是白洋淀了。 芦苇植物很高, 很容易生长。 地下有发达的匍匐根茎, 生命力极强, 可长期埋于地下。 一旦条件合适, 它们就可以发展成新的分支。 七里海的芦苇, 超乎想象。 空旷的景区内, 芦苇荡漾, 浩瀚无垠, 一望无边。 它们成群结队, 密集或稀疏,

被水分成芦苇区。 我们慢慢地乘船, 弯的或直的,

隐藏的或可见的芦苇。 狂风肆虐, 芦苇婀娜, 千姿百态。 没有刻意修炼的痕迹, 呈现出自然原始的状态。